查看原文
其他

104年前的今天,他在日记里写道……

中国侨网 2022-12-06


“忽闻教堂钟声、工厂汽笛声、以及厂外欢呼声,与歌唱声同时并作,余辈惊问何故,始知休战条约已签订,战争从此可以终止矣!


“男女老幼、军士人民,各色人种混在一起,互相握手,时或唱歌,时或欢呼,在万人欢呼歌唱之中,尽有哭泣者,此是喜极而泣之表现,其情不自禁之快乐。”

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100周年纪念活动上,一战华工的故事出现在巴黎凯旋门前。在70多名国家元首的见证下,一名华裔女孩用普通话朗读了这段华工顾杏卿百年前的日记

当地时间11月11日,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官方仪式在巴黎凯旋门隆重举行。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

几乎被遗忘的华人劳工终于得到跨越百年的慰藉。

104年前的今天,持续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宣告结束。

104年间,人们守望和平,也缅怀和平的贡献者,其中便包括14万来自中国的一战西线华工。

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说,一战华工是中国参与拯救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人类“共有的历史”

一战爆发后,渴望加入国际社会的北洋政府创造性提出“以工代兵”计划,以民间的形式先后向法国、英国共输送14万华工

徐国琦说,华工身强力壮,在一战西线战场负责挖地道、排雷、运输物资等工作,为一战结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1917年,法国布洛涅的中国工人。

据徐国琦介绍,一战华工多来自山东农村,出国前,他们甚至没离开过村庄,更不知世界为何物。前往战场后,华工经历着西方文明冲击、中外文化差异及生活上的不适,但并未影响他们吃苦耐劳、不怕牺牲,华工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爱国情结。

一战结束后,部分法国华工并未立即返回中国。大约有3000名华工留在法国,他们有些在工厂打工,有些处理战后工作,他们打扫战场、掩埋尸体、修建坟墓。“在欧洲人享受和平时,一些华工在清理战场时遇到未爆炸的炮弹,献出了生命。”徐国琦说道。

1918年,法国阿拉斯,中国工人在搬沙包。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徐国琦表示,与华工一同前往战场的还有晏阳初等中国爱国知识分子,他们对一战华工的帮助是持久的。晏阳初曾教华工写信,鼓励他们积极向上、敬业爱国,并在其创办的《华工周报》上写道:“你们住在法国,就算是中国全国全族的代表。外国人以你们作为的好歹,就定我们中国全族的是非。

一战华工是中国主动参与拯救西方文明的里程碑,打开了中国认识世界的大门。很多中国的精英人士受华工的影响,前往欧洲勤工俭学。徐国琦认为,一战华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,也改写了世界历史的篇章

资料图:“铭记历史珍爱和平——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”。赵晓 摄

得益于一战华工的付出,1919年,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,但却未得到相应待遇。在巴黎签署《凡尔赛条约》时,中国希望将战败国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主权收回,却被置之不理。

“华工对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施加压力,迫使其不在和约上签字,后来,中国爆发五四运动,其流行口号‘劳工神圣’就源于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一战华工的认可。”他说。

2010年,纪录片《华工军团》播出;2018年,一战华工纪念馆在威海落成,这里曾是华工出国的起点……

徐国琦说:“我曾深入参与这些项目,深感当下对华工的纪念远远不够,他们都是改写历史的普通人。”



作者/编辑:徐文欣


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取消!7加3改为5加3!这份通知信息量很大


刘少林刘少昂母亲回应:是的,入籍中国!


中方投弃权票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